湖北省羅田縣通過“教授回鄉”計劃 把羅田打造成紅蓮型雜交水稻“芯片”生產基地
來源:中國經濟導報
?
2021-09-09 13:47:19
9月2日在武漢大學與湖北省羅田縣共同舉辦的“紅蓮型雜交水稻國際合作發展論壇”上獲悉,羅田縣通過實施“教授回鄉”計劃成功引進國家水稻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、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(武漢大學)教授朱仁山科研團隊,建設研發基地,計劃通過3~5年的努力,將羅田打造成為國家級紅蓮型雜交水稻“芯片”生產基地和湖北“種子之鄉”。
據介紹,羅田縣河鋪鎮是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武漢大學朱英國教授的家鄉。由他領軍研發成功的“紅蓮型”“野敗型”,與日本的“包臺型”一起被國際公認為雜交水稻的三大細胞質雄性不育類型,是我國雜交水稻重要的遺傳資源。目前,全球累計推廣面積4.5億畝以上。
朱仁山教授帶著國家科協扶持項目——武漢大學(中國)·旁遮普大學(巴基斯坦)紅蓮型雜交水稻聯合研究中心試驗基地回到河鋪鎮,打造種業生產基地。他計劃依托羅田基地,匯集品種、農機、農技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5G、遙感等技術,突破種源“卡脖子”難點,將基地建設成為適宜全程機械化、智能化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的樣板工程。
據了解,中巴紅蓮型雜交水稻聯合研究中心試驗基地首期建設面積1200畝。今年6月15日,第一批秧苗開始插種。目前,湖北種子集團、豐樂種業、華泰種業、國寶橋米、慶發禾盛等企業與基地建立了種子研發合作。(記者李建民)